GB/T 2423.5-2019冲击试验

发布时间:2025-08-22      浏览数量:21


一、试验的目的是什么?通过人工模拟产品在运输、使用、搬运中可能遇到的碰撞、冲击(比如摔落、急刹车、机械撞击等),检查产品是否会出现结构损坏或性能下降,判断它是否能“扛住”这些考验。二、试验对象是谁?主要针对**不带包装的产品**,或者包装本身属于产品一部分的样品(比如有些设备的包装是固定结构)。如果产品带包装,就把“产品+包装”当作一个整体来测试。 三、冲击试验有哪些关键参数? 1. 冲击波形:模拟不同冲击场景的“力的变化曲线”,有三种常用类型:   - 半正弦波:像半个波浪,模拟弹性碰撞(比如货物跌落、车辆碰撞);   - 后峰锯齿波:上升慢、下降快,像锯齿,适合模拟均匀冲击;   - 梯形波:上升和下降都快,中间有平台,模拟高强度冲击(比如卫星发射时的冲击)。 2. 严酷度等级:衡量冲击强度的指标,包括三个核心数据:   - 峰值加速度(G值):冲击的“力度”,比如10G就是10倍重力加速度;   - 脉冲持续时间:冲击作用的时间(毫秒级,比如6ms、11ms);   - 冲击次数:每个方向要冲击几次(比如3次、1000次等)。 3. 其他要求:   - 速度变化:冲击前后速度的变化量,误差不能超过±15%;   - 横向运动:冲击方向之外的“额外晃动”不能太大,最多是主方向力度的30%。 四、试验怎么做?1. 准备工作:检查样品外观和功能,按标准固定在冲击试验机上(用夹具或直接固定)。 2. 试验过程:在样品的三个互相垂直的方向(比如上下、左右、前后),每个方向的正反两面都施加冲击,次数按规定来(比如每个方向3次)。 3. 监测与记录:用传感器测冲击时的加速度、波形等数据,确保符合标准要求。 4. 结果检查:试验后再次检查样品外观、尺寸和功能,判断是否合格。

为您推荐